融資租賃最大的問題就是戰略,但是運營轉下來,有幾個突出的問題:第一個、戰略的定義不是很清楚,到底是干什么。第二、轉化到運營層經營層面,戰略是不是真的實現了。從公司審批環節能看得出來,公司有宏觀風險戰略、營銷、后臺管理戰略等等,這些戰略框架要結合

  如何把前、后臺分開,前臺拼命拓展業務,但是也不知道找什么樣的業務,好不容搶來業務之后,后臺拼命槍斃生意,兩邊做工作博弈等等。這不是企業正常經營方式,融資租賃行業中,前后臺完全的脫節特別特別多。甚至有風控看領導眼色來決定是否通過,加上業務渠道的不穩定,公司經營就存著這樣那樣的問題。

  融資租賃業務俗語“講好人推薦好收益,壞人推薦壞生意”。做紡織機械推薦的生意不會推薦一臺汽車?實話說,用戶就存在那個地方,我們不去見,他們也在,但是如果你認定了紡織機械廠是沒有問題的,他就可以和企業開展業務。當然,你也可以滿大街去找用戶,當然客戶很難去篩選,效率不高,所以這些從戰略層面講,和經營層面上講,沒有特別清晰。有見過很多公司在制度建設時,講的都很好聽,尤其是在大環境向下,引用一些更好的詞等等,這些制度是很重要的一方面。但其實經營層面上講,卻是脫節,前述是建立在企業上的文化,從經營層面上講,沒有太多的幫助,效率下降。

  缺乏穩定性,所以風險會很大。同時金融科技的應用也極為重要,不少公司都有IT系統,其核心的問題是做金融科技的公司對于融資租賃有多深入,我們自己有多深入,這個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。這些IT系統到底是怎么過來的?是否能夠提高我們的運營效率,從銷售端的點對點,到最后全流程IT金融科技的應用,一直到用戶這一端的項目的獲取等等這些,是不是需要我們用戶都上網,如果 B端用戶上網困難,C端用戶盡可能的上等等一套的系統,現在來講其實給我們帶來一些誤區的錯覺,還有很多公司審批參照第三方的報告等等,都體現了系統研發給大家造成了很多幻覺。直接進入科技的應用能解決好多問題,IT系統的應用是一個非常非常精細的東西,很多公司買了系統后也必須根據自身業務不斷修補,這一些是重大的問題,因為我們現在很依賴IT系統,從而導致領航者偏航的問題。

  再說一下,那就是要糾正融資租賃頭部公司的說法。融資租賃屬于實業界,我們做金融也是做實業的,其實不能說金融不是做實業。融資租賃企業不是互聯網公司,這個行業里不存在頭部的概念。但是外界很多人都在用“頭部租賃公司”的概念,事實上,不光是資產規模大的公司也好,還是規模小的公司也好,各有各的特點,誰也無法取代誰。

  那種“租賃公司規模大的公司就是頭部租賃公司”的說法是濫用的概念,這是我個人的看法。頭部企業是指大公司通吃,小公司無所作為。就像互聯網行業。有了騰訊不會再有下一個騰訊,別的企業也無法進入。融資租賃行業,企業在一單一單生意的獲取當中,各有特色,不同的租賃企業在不同的空間同時并存,誰也無法取代誰。沒有哪一家銀行定位是對標工商銀行,對吧?

  去對標,也對標不了,自己不會做的時候,試圖去也對不上。當然,我們經常都喜歡去看看其他公司怎么做,和所謂對標完全不是一樣的。如果說租賃公司資產規模排名第一,無可厚非,但這絕對不是頭部的概念。